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正文

面对着重新启动的消费市场,复工复产企业是否准备好了?

2020-04-16 14:17:17 来源:新华日报

随着抗疫形势持续向好,江苏全省转入低风险地区,商场、超市等服务业陆续进入复工复产状态,之前按下“暂停键”的消费缓缓启动。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面对着重新启动的消费市场,复工复产企业准备好了吗?

恢复性消费初步呈现

女性是消费主力军。刚过去的三八节,天猫整体销售额远超去年同期,超过2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100%以上,雅诗兰黛、娇韵诗等10个顶级化妆品品牌销售业绩突破了上线天猫新品以来的最好纪录。天猫商家2月份的备货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0%,其中美妆是第一位或大户。进入3月份,全国各地电商仓库的日均发货量比一个月前涨了3倍。

“买买买”的背后,是疫情发生以来被压抑和冻结消费需求的反弹。

疫情暴发恰逢春节黄金周,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主要是餐饮业、住宿、旅游、商场、电影娱乐、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以餐饮业为例,中国饭店协会报告显示,疫情期间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目前仍停业的餐企占比75%,复市企业仅占7%。为尽量减少疫情的影响,很多餐饮企业依靠外卖求生存。旅游业也不乐观,有分析说,今年全国旅游业预计损失接近3万亿元。

3月10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疫情对江苏省居民消费意愿影响的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被调查者表示会补偿被疫情耽误的消费,约会、买衣服鞋子包包、观影K歌、运动撸铁、旅游度假成为补偿性消费的五大领域。不同年龄层次的被调查者,补偿性消费的领域也略有不同:80后、90后和00后等年轻人主要是约饭、买衣服鞋子包包、观影K歌;年纪越大,对运动撸铁和旅游度假类补偿消费的意愿越高。

其实,补偿性消费并不仅是疫情结束后才发生。来自网络端数据显示,2月10日各地复工复产后,部分被冻结的消费就已启动。淘宝数据显示,2月10日-17日这一周,相较于上一周,口红消费增幅在300%-700%之间。销量大幅增长的还有衣服,其中风衣的成交额2月17日较上个月环比增长4倍。在淘宝直播上,一场关于“口罩妆”的直播,吸引了800万人集体观看。

3月初南京发布了餐饮业加快复工通知,要求有序恢复堂食,第二天大蓉和迎来10组客人。“目前四家店已全部恢复堂食,以包间为主的三家店上座率30%,销售额是原来的30%。”大蓉和董事长张恒说,消费者还在观望,市场正慢慢恢复。

“宅经济”催生新型消费

疫情催生了“宅经济”,带火了新型消费。

由于不能外出就餐,居民“转战”自家厨房。在抖音里,关于各种宅家自制食物的教程很多,带火了相关食材销售。京东数据显示,从除夕至大年初九(同比去年春节同期),米面粮油及乳制品等在内的民生类商品成交额增长154%。其中,作为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米、面成交额分别增长5.4倍、4.7倍,方便食品成交金额增长3.5倍。

生鲜,成为疫情期间消费的一匹“黑马”。京东生鲜类的成交额最高达去年同期400%。每日优鲜、盒马、叮咚买菜等的交易额都出现了大幅增长。微信“群接龙”小程序数据显示,2月份社群个数达到24万个,交易额突破5.5亿元。从销量排行榜来看,蔬菜、肉类、草莓位列销量前三位,砂糖橘、鸡蛋、车厘子、沃柑、面粉、海鲜套餐销量也很大。当月团购消费力最强的五个地区依次是武汉、南京、北京、广州和上海。

生鲜是电商平台一直想要突破发展的领域,受限于物流等因素,发展较慢。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生鲜电商行业企业数量共有10210家,其中江苏省数量最多为2059家,广东省紧随其后为2014家。从2010年以来,生鲜电商企业数量逐步增加,2016年至2017年,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涌现,2019年达到高峰,增量为2680家。

2003年的非典,激发网络购物走上快车道,此次疫情能否助力生鲜电商快速发展呢?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92.4%被调查者表示疫情结束后将会继续使用线上服务,线上购买生鲜(31.9%)、线上就医/购药(27.3%)和线上电影/演出(26.1%)继续使用意愿较为强烈。

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骏认为,生鲜消费对供应基地本身的标准化产品生产能力以及高效发达的上门物流要求较高。疫情结束后,生鲜物流快递能否比疫情前更高效、成本更低,需要相关政策给予保障。他建议相关部门梳理全省的蔬菜家禽等供应基地,鼓励其上线销售,让大家在疫情期间养成的网上消费习惯保持下去。

疫情发生以来,云健身、客厅健身等成为消费方向。由于大部分健身房尚未复工,健身教练变身直播主播,在线教健身。B站数据显示,疫情期间B站健身运动视频累计播放量达6.6亿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了164%,健身运动UP主新增粉丝数同比增长超240%。而在小红书平台上,疫情之后健身内容笔记发布量增加2.01倍,其中健身视频播放量上涨2.09倍。“宅家健身打卡”相关笔记获得3.5亿次浏览,瘦腿、减肥餐等则是用户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淘宝数据显示,2月份上半月,家用健身器材销量大增,其中甩脂仪销量同比增长2257%、划船机同比增长257%、瑜伽垫增长247%、跑步机增长165%。

数据会说话。无论是生鲜,还是健身,数据的背后都反映着新的消费需求。每一个新事物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行业的机会。也可以说,因疫情而催生的新消费需求、升级需求,也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

消费新考题期待新答案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停摆”。随着江苏全省转为低风险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9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下馆子”吃鸭血粉丝汤的照片在网络上刷屏。10日,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到观前街“逛街溜达”。两地领导的这一“动作”,既显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也是对城市尽快恢复日常生活、步入正轨的信心。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拉动力强劲。2019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这个拉动力,不仅仅体现在表面的数字,更体现在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提档升级。如何将复工复产复业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结合呢?

马骏认为,通过对疫情后消费观察,消费者倾向于高频次消费,而对耐用品消费持谨慎态度,而耐用品是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消费品,他建议对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消费出台相关刺激性政策。旅游业受疫情影响很大,建议保障全社会正常的年假甚至适当延长年假,对于中小学生,不宜过分压缩暑假,鼓励亲子户外旅游有助于提升旅游消费。

抓住疫情带来的消费机遇,已经有先行者。群接龙小程序,得益于疫情期间社群团购的快速发展,成为近一段时间以来最火爆的小程序。自2017年3月开发上线,用户一直稳定增长。该小程序创始人吴彬说,从大年初一开始使用量就逐渐走高,1月29日达到2019年全年水平,随后每天新增用户50万,最高时达到100万。预计到3月底,日活跃用户超过500万人,每日交易订单量超过50万单。从城市来看,南京平均每天有20万人使用,仅次于武汉每天50万人使用量。“越来越多的名企做社区团购、外卖,使用群接龙。”吴彬说,疫情促进了社群消费的发展,也培养了各年龄段尤其是老年人的消费习惯,相信未来用户数会加速发展。

关键词: 消费市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