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正文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营收近万亿,员工薪酬待遇会涨吗?

2023-08-16 20:38:48 来源:商业新知网

上周,三大运营商陆续公布了自家2023年上半年的运营状况,在数字化业务“引擎”的助力下,营收利润表现十分亮眼。

三家上半年累计完成9812亿元营收,归母净利润共计约1018亿元,营收利润增长幅度均保持在7%以上,其中联通净利润同比增长13.7%。

面对宏观需求不足和复杂的外部环境,运营商近两年营收业绩年年涨,营收和利润规模屡创新高。在业绩全面增长的同时,员工薪酬福利会如何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中国联通成本支出来看,网络支撑、销售费用成本分别有8.7%和7.9%的上涨,在“主打”降本增效之下,联通上半年人工成本相比去年同比下降0.7%,从325亿元降至323亿元。

人工成本支出有了小幅的下降,假如员工总数变化幅度不大,那是不是意味着员工到手的工资更少了?

理论上来说,并不一定。因为人工成本支出既包括职工工资总额、保险、福利费用,还包括教育、劳动保护(工作服、清凉用品等)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在“不动”员工薪酬盘子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人工成本支出也不失为一种降本增效的方式。

三大运营商身为央企,薪酬的总规模与营收业绩直接挂钩,并按相关标准进行发放,随着经营业绩的上涨,薪酬规模也应有所上涨,发放到员工手中的奖励也会更多。

公开资料显示,某一家运营商的薪资大致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和各项福利待遇组成,基本工资由岗位等级来定,加上对应的绩效和岗位补贴福利,根据年度的绩效和排名发放年终奖。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用户群体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薪资水平和待遇也有所差异。

而从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取消各项通信、交通补贴”,部分员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有了不同程度的“缩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事实上,通信交通补贴确有取消,但取消的部分将纳入工资一起发放。

在“划小承包、网格化运营”的模式下,绝大部分基层员工的实际薪资便与当月KPI、业绩完成等数据直接挂钩,当个人通信市场已触及天花板的当下,同行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每一个新增用户和项目都来之不易。

网格员工薪酬采用市场化分配方式,多劳多得,上不封顶,在合理的业绩指标任务下,有利于激发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近年来,运营商薪酬待遇逐渐向一线倾斜,今年初,中国联通针对1-7级员工(低岗位低工资群体)进行岗位工资“提低”,逐步提升基层员工待遇,据说还要一口气连涨三年。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运营商一改传统“网络管道商”角色,主动转向“云网数字化方案提供者”。而企业转型的关键恰恰就是技术型人才,吸纳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截至2022年底,三大运营商员工总数累计达97.6万人,相比2021年底,增加近4500人。

尤其是科研人员数量,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移动研发人员暴增超2.6万人,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部分,从2021年69.47亿元上升至82.01亿元,涨幅达18%。

因此,整体来看,无论是薪酬待遇处于企业“塔尖”的科研人员,还是薪酬正在逐步提高的一线工作者,在所有人的努力下,随着营收和规模的增长,到手的薪酬待遇也将有所提高。

关键词:

推荐内容